要孩子自信表達,先看見他的美好
- 2025-08-07
- 要孩子自信表達,先看見他的美好
台灣有很多年輕人,其實是「表達苦手」。
不是不會講話,而是不知道怎麼好好說。
怎麼說得清楚?說得有感?說了不後悔?說了不尷尬?
從學生時期就怕口說、怕報告、怕開口;
長大後,開會不敢提意見、被誤會也只會乾笑帶過。
有時候話就在喉嚨卡住,越想說清楚,反而越講不明白。
說真的,表達從來不只是發音標不標準、字正不字正腔圓的問題。
它是一件從內而外的事——你要夠有想法,夠有自信,還得相信自己說出來的話是有份量的。
但這些東西,沒有人天生就會。
要練、要陪伴、要在一次次開口的時候,有人願意聽,也願意接住你。
在最新一集《How to人生學》,我們再度邀請「小大人表達學院」的創辦人— 聲音表達講師 林依柔。
依柔老師陪過幾千位孩子,從沉默走向自信,也陪很多家長練習怎麼「接住」孩子話語裡的情緒。
她說:「孩子不是沒有自信,是從來沒有練習自信的機會。」
這句話,也說中了很多大人。
節目後段,我們還聊到現在越來越會聊天的 AI。語氣好、反應快、不頂嘴也不冷處理,還永遠順著你。
依柔老師笑說:「現在AI講話都比我另一半會講話!」(她的另一半就坐在旁邊!)
聽到這裡我真的笑出來,但也忍不住想,如果未來我們的孩子,覺得跟 AI 聊天比跟人相處還輕鬆、還有品質,那怎麼辦?
也因為這樣,我們更需要從小練習的,不只是表達「內容」, 而是學著怎麼和人對話、怎麼傾聽、怎麼在語氣裡找到溫度和連結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