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第二本新書《讓孩子說出自信力》上市了!
此次在台北的新書分享會,現場的溫度讓我心裡滿滿都是愛。
「孩子要怎麼樣,才能變得有自信?」
我的答案很簡單:自信不是天生的,而是一步一步被愛滋養、在生活裡不斷練習出來的。
沒有人一出生就能大方自信地站上舞台,孩子的自信,其實是從生活裡最小的練習開始慢慢建立的。
而大人的角色,就是在孩子的日常裡,一次又一次,幫他們創造出能練習的契機。
✨ 第一個關鍵,是理解語言的力量。
當孩子學會真心讚美別人,他也在把愛送出去;而當愛回到自己身上,自信就會慢慢累積。
✨ 第二個關鍵,是創造舞台。
舞台不一定是聚光燈下的大場面,而是日常裡一個小小的機會。昨天,我邀請現場的小朋友勇敢地對大家大聲說:「Hello!」那一刻,他們的眼睛閃著光,全場也感受到孩子自信綻放的瞬間。
也因為許多表達力的技巧,我都已經完整寫在書裡了,所以這次分享會,我特別想把時間留給「故事」。透過我自己的生命歷程,去鼓勵在場的每一位家長與孩子。
在這一次的新書分享會中,我也特別想分享兩個屬於我的生命故事。
因為很多人以為我天生很自信,但事實上,在求學過程裡,我曾因為成績不佳而被同學語言霸凌,很長一段時間都很不自信。
正因如此,我才不斷去思考:到底什麼是我的獨特優勢?什麼是能夠支撐我與人交流時的底氣?
第一個故事,是我高中時期參加朗讀比賽。
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踏上比賽舞台,我清楚知道自己最大的緊張來自於「面對陌生人」。
於是我做了一個很瘋狂的提議——請老師帶我去不同班級巡迴朗讀。
結果,原本只有我們班知道我要比賽,最後全校都知道了。
正因為這樣高頻率的創造舞台,我在比賽當天,已經完全不再恐懼,反而能夠專注在享受朗讀。最後,我幸運地拿下了台中市朗讀比賽第一名。
第二個故事,是我剛開始當個人講師的時候。
那時案源並不穩定,但我告訴自己:如果我要教表達,我就必須自己先鍛鍊。
於是我參加了一門網路行銷課,老師說:「先去拍 100 支影片再說。」
我完全不會剪輯,也不管技術,反正就是先錄再說。
結果一錄就是超過 400 支影片,分享表達力的觀察和技巧,也因此慢慢累積起合作與邀約的機會。
這兩段經歷讓我深刻明白: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天生自信,而是透過大量練習、刻意調整,一點一滴把自信力養出來。
也是因為這樣,我才能在兒童營隊中用自己的故事告訴孩子們:「老師和你們一樣,都是一步一步練出來的。」
當孩子們聽完我的故事後,更能有勇氣去嘗試。這就是我覺得最感動的地方——用生命影響生命。
提升說話語感的四步驟
最後,我也和現場所有讀者分享了「提升說話語感的四步驟」
1️⃣ 傾聽 — 學會聆聽,特別是好的聲音。
2️⃣ 模仿 — 觀察並模仿結構與方式,吸收優點。
3️⃣ 創造 — 主動創造舞台,例如用手機錄影,檢視自己。
4️⃣ 累積 — 練習、練習、再練習,直到不再緊張。
孩子的表達力,不是來自天賦,而是「愛 × 舞台 × 練習 × 堅持」的成果。
謝謝這次所有在場的家長與孩子,你們的眼神與掌聲,就是我繼續走下去的最大動力。
家長的陪伴,就是最好的表達課。
所以,我們都要從自身開始做起,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,學會自信開口、勇敢表達。
——依柔老師